立秋过后,太阳朝着南回归线的方向一骑绝尘,和煦的秋风吹响了丰收的号角,大麦地镇沿江沿河一带稻田里金灿灿一片,经过几个月的沉淀,谷粒灌桨饱满,硕大的谷穗压弯了稻 杆,大家邀约着到田里放水摸谷花鱼,为即将到来的打稻脱粒做准备。
到了稻谷成熟的最佳时机,机器的轰鸣声响起,一垄垄稻谷被割倒在田里整齐铺开,被有序送去打谷机脱粒,稻田里飘荡着满满的稻谷清香。经过晾晒后的稻谷颜色渐渐变浅,在阳光照耀下,丰收的喜悦映照在每一个人的脸庞。宽阔平整的晒场被金黄的稻谷铺满,太阳将每一颗稻粒的水分蒸发,让农户满载希望将晒干后的稻谷装车拉往收购点。
在埂井村收购点,我们看到普大哥正忙着将一袋袋稻谷搬到收购点的秤上称重,他告诉我们:“我家今年水稻种了有十来亩,5月份栽下去,9月中旬就可以收割,留足一年的口粮后,剩余的全部拉来卖掉,今年稻谷行情还不错,每公斤最高可以卖得3.15元。而且轮种水稻几个月,让土地得到充分的休息,接着种番茄病虫害也少,我们是充分利用土地,‘钱袋子’跟‘粮袋子’两手抓。
近年来,大麦地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及指示批示精神,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积极推广种植业保险,及时发放种粮补贴和耕地力保护补贴,定期开展农资储备摸排与农资市场监督检查,减少农户后顾之忧,不折不扣稳定粮食生产。根据下片区不同村委会的地理优势条件,向群众推广适宜在低热河谷种植、病虫害少、产量高、品质上乘的优质稻种。积极宣传绿色种植技术,推广水稻、西红柿等粮蔬轮种模式,大大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对提升西红柿抵抗病虫害能力有很大帮助,避免土地闲置和耕地非粮化趋势,一块土地发挥双重效益,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致富。